2012年2月2日 星期四

公開信


李曾倩華,黃埔一期將領李鐵軍遺孀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回首頁

這封信是今年九十六歲的李老太太,針對旺旺中時集團長天傳播公司製作的《最後島嶼》紀錄片中,海南島撤退永清輪事件的不實報導,所作的公開回應。她認為此事體大,牽涉甚廣,有關各方應該負責澄清,對社會大眾,與其先夫有個公平的交待。本信附李老太太親自奔走、探訪至今仍健在、僅存的數位永清輪事件真正目擊證人,駁斥不實報導的錄影存證。

李老太太誠懇的呼籲、請求社會上正義之士,能伸張援手,出面協助澄清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李老太太的短片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8kwwyz0eZg&feature=youtu.be


不實報導            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uPICBFAVxE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先夫李鐵軍隨蔣公中正、胡將軍宗南半生戎馬,國共史料頗多,不贅;先父曾勇甫隨國父孫中山革命,曾經起義於梅州,皆忠貞革命世家。本人九十六歲老婦,但也讀過書,懂得什麼是四維八德。對於這段六十二年前,海南島新村港撤退的悲慘血淚史,早已選擇了寬恕。而今樹欲靜而風不止,月前驚睹《最後島嶼》紀錄片無中生有,謬先夫劫運黃金,脅迫人質;且全國聯播,並製成光碟公開銷售。 當今社會道義何在?

老婦平靜晚年,被極度地干擾了。寬恕不是任人踐踏、不分是非。我出來說話,於公是要保留國史的真相,於私是捍衛先夫應得的清譽與歷史定位。過去的軍中派系已經過去了,不應該延續鬥爭到第二、第三代。中共所編戰史中提及李鐵軍處,尚且多言其悍勇如牛,從不作人格的醜化。現在我們兵敗了,江山也丟了,卻還急於萁豆相煎,惡意誣蔑已亡人,真是令人不堪。

當年國軍敗退時,先夫早已有感軍中派系之爭,必殃及國。海南島撤退時,國軍舊部多已打散,粵系薛岳將軍邀他任海南防衛總部副司令,兼任第二路軍司令。海南撤退時的混亂、內鬥、犧牲、投共情形,已是眾所周知。永清輪遲到,先夫目睹八千軍民慘遭殺戮,卻無力回天,悲憤鬱結,數十年不解啊!這也是造成他當時心灰意冷,經電報請假後,即徑自赴港之失的主要原因之一;然其因此即被薛岳將軍呈報撤職後,仍受國防部袁守謙,民國四十年一月令,返臺接受處分,承擔所有責任。先夫生前說過﹕新村港撤退當時他沒有,也無暇考慮其它,只打算奮戰到死,最後被羅質彬、周祥雲、董義賢及其他數位共生死的部下,強行拖上最後一隻小船,砍斷纜繩而去;活了下來,以至後來必須直言寫報告,得罪人,真是命運弄人(完整的海南撤退報告、書信手稿尚存,待日後公開)。他還說﹕赴港之事,完全是他一人之責,同去屬下,不論軍中派系,沒有任何責任。疾風知勁草,我們來臺後,茹苦含辛二十年,直到子女長大自立後,生活才得改善。我們早已不介意世人誤解先夫當年赴港,是怕負責任。但是,這世上沒有一個人比我更清楚他生前是一個如何清廉的將軍;我不會允許任何人誣蔑他這一點。

固然,歷史的真相不是幾句誣蔑之言,就可以草率結論,而任意更改的。但《最後島嶼》得到國防部的史料協助,與新聞局的經費補助製作而成,相關單位有責任出來澄清,以正視聽。

姑且不論李鐵軍一生的人格如何,下面是針對永清輪事件,經我親自奔走求證,所得到的結果。《最後島嶼》的不實報導,自然是不攻自破﹕
1. 本信所附的錄影存證包括﹕與李鐵軍乘同一隻救生艇赴港,時任中尉副官的周祥雲與家人,敘述赴港情形;時任第二路軍警衛營班長的董義賢,敘述新村港撤退,與在永清輪上目擊李鐵軍等人攀索下救生艇的情形。這些老榮民或他們的親人,都可以公開作證。《最後島嶼》中所言及的元寶、人質、共犯,都是惡意捏造的謊言。
2. 國防部調查過永清輪事件,自然有檔案存證。如果有在八千軍民被殺戮後,還劫運黃金這等大事,李鐵軍還能不早被軍法槍斃了嗎?還要來臺灣過二十年苦日子?製作單位認為國防部檔案不足採信嗎?在不採訪任何李鐵軍部屬、親人的情況下,僅憑一人偏頗不清之言,就附和塑造李鐵軍犯罪形象,醜化他人格,用心何在?
3. 事件的根本原因是永清輪遲到,製作單位難道不瞭解這麼簡單的道理嗎?為什麼撇開不探討呢?
4. 對事,全部光碟都是以史料作依據而報導,唯永清輪事件例外。對人,全部光碟都在表達傷痛、寬恕、贊美,唯對李鐵軍塑造犯罪形象,醜化他人格。這是多麼的不對稱,多麼的突兀。為什麼呢?

這封信的結論,是我要告訴所有人﹕永清輪沒有元寶,更沒有什麼人質或共犯,只有血和淚。不論製作單位是製作草率,虛實並呈;或是有意篡改歷史,毀人名節,嚴重傷害都已造成。製作單位必須承擔責任,並負責說明與修正。九十六老婦一人,早已歷經世間種種,我無意於風燭殘年與人爭鬥,只希望我們的後代子孫,都能有胸襟去面對歷史真相,並學習教訓,不要讓人為的失敗因子燃燒到第二、第三代,遺害子孫。


李曾倩華
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二十八日


《最後島嶼》事件經過
《最後島嶼》事件結案

回首頁